2024年02月02日,四川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發布“2023年四川省新經濟企業100強榜單”成都德芯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榜。榜單詳情如下:
2023年四川省新經濟企業100強榜單正式發布
為積極發展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新經濟,培育壯大新產業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四川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發布了“2023年四川省新經濟企業100強榜單”。本次研究活動在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的指導下進行,強化連續性研究,厚植新動能新優勢,發揮榜單引領效應,助力新經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本次研究參照國際國內研究相關評價指標體系,結合四川產業實際完善和優化評價細則,從企業自主填報、政務公開數據、市場融資記錄、企業公開年報等渠道獲取經濟數據和發展形勢,以量化分析為基礎,圍繞企業規模、創新水平、成長速度、盈利能力、社會貢獻、社會影響等6個維度,從新經濟營收、融資估值、研發支出、利潤率、納稅額等15項細化指標進行評估,結合試點示范、重要榜單入選情況、企業重大經營風險和負面信息進行修正。
整體來看,入圍企業具有技術先進、先進制造和數字驅動等特征,集中在經濟強市、民營經濟和“大消費”領域。呈現以下幾方面特點。
一是生產經營呈現高速增長。入圍企業總營收5887.84億元,營業收入超過100億的企業數量增至12家,凈增6家,頭部效應明顯。企業新經濟領域營收占總體營收比重超過60%,新經濟營收總額平均值達37.46億元,近八成企業新經濟營收增速超10%,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二是社會認可度普遍較高。入圍企業中,已上市32家,有46戶企業進入D輪及后續融資階段、IPO或上市后階段,受到一二級市場認可,企業總體市值(估值)51323.34億元,平均值65.79億元。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6家,高新技術企業59家,獲得企業信用優質認證的比率達70%以上,納稅超千萬的企業達到57家,社會認可度和貢獻度進一步提升。
三是新產業新賽道加速成勢。從行業分布情況來看,先進制造業仍然是新經濟核心區域,入圍企業達到62家,優勢產業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醫藥健康企業共58家,成為新經濟發展重點區域。無人機、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機器人、動力電池、生物制造、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衛星網絡、節能環保等新產業新賽道企業活力進一步增強。
四是“大數據”“大消費”特征明顯。緊跟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科技革命趨勢,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速融合,入圍企業中,數字經濟企業達到34家,集中在大數據、軟件、算力、網絡安全、服務平臺等領域,服務方向涉及制造、生活、新媒體、醫療等方面。同時,智慧家居、消費電子產品、智能終端、信息服務等“大消費”領域成為新的增長點。
五是主要向經濟強市集聚。從區域分布來看,成都作為成渝雙城經濟圈極核和全國第一個系統提出發展新經濟的城市,以場景思維創新打造“最適宜新經濟成長的城市”,領跑優勢持續突顯,共有80家入圍。各地也因地制宜培育新產業新賽道,新經濟發展初具規模,綿陽、宜賓、樂山分別有8家、4家、2家企業入圍,德陽、眉山、南充、遂寧、內江、雅安各1家入圍。
六是民資民企活力較強。民營經濟發揮市場反應敏銳、管理機制靈活、創新轉化迅速等方面優勢,展現較強競爭力,本次入圍企業中民營企業74家,集中在電子信息、醫藥健康、先進材料和信息服務等領域,企業新經濟收入204232.93萬元,成為新經濟發展主力軍。
七是創新引領動能強勁。新經濟企業普遍高度重視人才引育、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為新經濟加快發展提供了強大內驅動力。入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總計79.72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獲得國家級、省級專利獎、科技進步獎的企業超3成,擁有有效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共計16303件。入圍企業中,研發人員及中高人才平均占比55%以上,超六成企業建設有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創新平臺。
信息來源四川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官網,地址:http://sciit.org.cn/#/detail?id=506